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9-17262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9-07-30 |
发文机关:农业农村局 | 主题词: |
标题:解读:《长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子县2019年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19-07-30 |
绿色有机旱作农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新型农业模式。发展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方式,打好特色优势牌,走好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结合我县实际,创建一个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并使之逐步成为可借鉴可复制的长子有机旱作循环新模式,是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亚博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创建依据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发〔2018〕6号)。
三、目标任务
按照一年起步、封闭示范,两年推广、辐射扩展,三年全面发展的路径,在石哲镇创建1个集中连片、规模在3万亩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区”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示范区内农产品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示范区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三品一标”认证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2018年,以石哲镇西汉村、吕村、慕容三个村为核心,集中连片创建3800亩左右的以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为主的封闭示范区。
2019年,以示范区为核心辐射,在精卫湖湿地公园沿线扩张到1万亩。
2020年,在原有基础上,将示范区拓展到发鸠山生态涵养区,规模达到3万亩以上。
四、主要内容
(一)加强示范区封闭管理。(二)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三)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融合。(四)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五)切实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六)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七)建立健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八)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
五、涉及范围
2018年封闭示范,范围涉及石哲镇西汉村、吕村、慕容3个村。总户数111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总人口3432人,贫困人口77人。示范面积3860亩,包括设施蔬菜等1860亩、露地蔬菜1000亩、玉露香梨1000亩。
2019年拟计划在精卫湖湿地公园沿线进行项目实施。示范种植面积6000亩,包括设施蔬菜2875亩、露地蔬菜2065亩、玉露香梨1000亩,高粱60亩。主导蔬菜品种有:番茄仙客360、西葫芦京葫36、黄瓜京研106 、菜豆盛玉3号;玉露香梨、高粱晋杂22号等。主推技术是增施沼渣沼液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粉碎+益生菌-生态饲料-饲养过腹-沼气发酵-沼渣沼液+固液分理+秸秆-精制有机肥”绿色循环、绿色病虫害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等。
实施单位:石哲镇人民政府
实施主体:长子县大地蔬菜有限公司
六、扶持政策
出台了中共长子县委办公室 长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子县2018年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奖补办法》的通知(长子办发〔2018〕28号),重点支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抗旱新品种和新模式试验示范、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优质优价等实施主体。
七、关键词解释
封闭示范区。一是自然封闭。封闭示范区域内南有精卫湖的自然隔离,北有丘尸岭的天然屏障,西是发鸠山生态涵养区,东有绿野生态循环区为保障。二是规划封闭。制定实施封闭示范区规划,加强示范区封闭管理,设置醒目明显的标志,划定生产保护范围,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水土资源优良,产地环境达到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三是设施封闭。加强示范区山水林田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示范区内绿色有机作物统一登记,逐村造册,逐户落实。四是管理封闭。建立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产品检测监管联动、部门协同的执法机制,加强对示范区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